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的糖皮质激素,它的半衰期大于36小时,而糖皮质激素是各地痛风指南推荐的三类急性期止痛药之一。糖皮质激素几乎能作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各个环节,因此具有强大的止痛作用,而且起效迅速,治疗急性痛风发作比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更有效。贵阳痛风专科医院
尽管如此,各地痛风指南在止痛药的推荐顺序上,并没有给予糖皮质激素相同的“待遇”:欧美指南将止痛最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列为一线药物,中国和日本指南则将糖皮质激素列为二线药物,我国台湾指南甚至只将糖皮质激素列为三线药物。亚州指南之所以不积极推荐糖皮质激素用于痛风止痛,是考虑了糖皮质激素一系列副作用,这其中就包括了停药后的“反跳”
人体自身也可通过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,当痛风急性发作时,这些内源性激素的数量明显不够多,需要外援(口服糖皮质激素)的帮忙才能取胜。当外援太多(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)时,身体的调节机制会告诉肾上腺皮质:糖皮质激素的大军已经够多啦,你就不用再分泌了。在骤然停用糖皮质激素时,调节机制来不及通知肾上腺皮质恢复分泌,此时,痛风的炎症介质没有任何糖皮质激素的约束,于是一次新的痛风又开始了。
如何预防痛风发作?可见,要避免糖皮质激素的这种“反跳”,有两个关键点:一是避免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,不给肾上腺皮质传递停止分泌的信号;二是避免骤然停药,逐渐减药可以让身体调节机制感知到糖皮质激素数量的变化,从而及时通知肾上腺皮质恢复分泌。还有一种思路是,在停用糖皮质激素之前,可以开始联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,以抑制痛风炎症介质的趋化,从而达到预防痛风发作的目的。
如果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痛风又开始发作,此时可应用大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,当痛风症状出现缓解迹象时,再迅速减量至常规剂量。如果非甾体抗炎药仍然无法止痛,则可考虑联合用药。联合用药的方案依次为:1、秋水仙碱+非甾体抗炎药,两药均足量或一种预防量、另一种足量;2、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(中效)+口服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,前者预防量,后者足量。
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痛风止痛时各有特点,前者优势在于炎症前期的预防,后者优势在于止痛起效更加迅速,两药联用可优势互补,加强止痛作用。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可直接作用于痛风发作处,不需口服(全身应用),副作用相对更小。而且,中效糖皮质激素(泼尼松或甲松尼龙)和长效的地塞米松相比,半衰期(作用时间)相对更短,副作用也会小一些。贵阳痛风专科医院
贵阳强直痛风医院总的来说,糖皮质质激素已有50多年的临床应用史,也是目前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,因此,完全不必因为它的副作用就敬而远之。如果能科学合理地运用糖皮质激素,它就能成为痛风患者手中的一把利剑,帮助快速中止痛风炎症;如果滥用糖皮质激素,它虽然能给你带来短暂的安宁,但很可能会加重痛风的病情(痛风石发生风险增高),并带来其他的健康损害(代谢综合征、消化道损伤等推荐: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