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风湿性关节炎,从疾病名称和人们固有的观念出发,很多患者认为其不过就是受凉、受风、受潮引起的,有的患者还戏称自己的关节比天气预报还准。因为这种想法,患病后开始注意保暖却不注重治疗的人不在少数,直至疾病发展至“苦不堪言”时才悔不当初。今天,贵阳强直医院崔丽专家就来帮大家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。
中医并无风湿病概念
其实,中医里并无风湿、类风湿的概念,而是将其统称为“痹症”。由于风、寒、湿、热等邪气闭阻经络,影响气血运行,导致肢体筋骨、关节、肌肉等出现疼痛、重着、酸楚、麻木之感,或伴有关节屈伸不利、僵硬、肿大、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。中医里,风斜中病叫行痹,湿斜中病叫着痹。痹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、气候条件、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。可以说,中医所谓痹症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上的风湿、类风湿等疾病相关。
类风湿与“风”、“湿”有关系吗?
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是普通的“关节病”,它是一种全身性的免疫性疾病。目前,类风湿的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遗传、感染、免疫紊乱、性激素、环境等多方面都有关。西医学中,风湿病是指由免疫等因素引起的与关节疼痛有关的慢性、炎症性疾病,与风湿的字面意思相差甚远。而吹风、潮湿等因素,不可说完全没有影响,但在RA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大,没有直接和明确的关系,将其比喻为一剂“调味料”更恰当。
类风湿关节为何能“预报天气”?
既然与“风”“湿”关系不大,那为何每逢阴雨天,RA患者的关节会格外不适呢?正常生理状态下,人的关节腔内压是要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调整的,但类风湿患者的关节及周围血管神经功能不健全,关节液循环差,皮温升降迟缓,对气候的变化不能马上适应。因而,关节内压不能适时随着阴雨天气压的变化进行调整,所以容易引起疼痛和肿胀的加剧。但是,在阴雨、寒冷的天气下注意保暖,对患者还是非常有必要的,尤其是关节部位,有利于减轻症状。
类风湿患者怎样保障生活质量?
类风湿的致残性毋庸置疑,但伴随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,“不死的癌症”这样的称号早已过时,并不适合类风湿性关节炎。患者想要保证自身的生活质量,重点在于及早控制病情,通过早干预、规范治疗,可以有效阻止关节内部破坏。
类风湿的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,要定期到医院复查,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治疗方案,才能使病情控制在理想状态。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